观音基金会

普门大开 生命交流――访观音基金会

许多人对于观音基金会的第一印像,就是 4年前的《千手千眼》舞副。这段因缘是来自大众的力量。1999年因为丛林文轩友起了《千手千眼》舞剧演出,因此在演出前5个月成立了观音基金会;因为有了观音基金会,大马佛友们又多了一个共修的空间。

有异于一般佛教会传统的活功形式,如诵经、佛学班等,观音基金会执行主任郑 璋表示,观音基金会是以非主流的另类方式来弘扬佛法,并成立了文化艺术局、教育局、资汛出版局及慈善福利局。由于人力的限制,15位友心护持的理事都各有自己的事业,义工也非长期性的,因此观音基金会主要是以承办短期性的活动为主,希望借此发扬慈悲与千手千眼的精神。

在开始的阶段,他们先以文化艺术局为重,透过戏剧班培养人才。“一切都是随顺因缘,这段世间有许多助缘促成戏剧班的成立,于是我们便好好把握这样的机缘。

戏剧班不但散播着文化艺术的种子,更肩负着教育的使命,将和平、慈悲与真善美的讯息传达出去。另外,手语班、聋哑民族舞蹈班、歌唱班等,都是观音基金会接引大众学佛的方便法门。
此外,资汛出版局及慈善福利局也透过网站、赞助《小福报》、助印《普门品说话》、捐献救伤车、举办捐血运动、参访孤儿院、与聋哑学校迸行互动等方式发挥其功能。

观音基金会不受限于大乘、小乘或藏侍佛教的路线,一切视当时的机缘,并实践“普门大开,接引无量众生”的理念。这4年来办的无数活动,召募了十方各界的义工,大家在活动中实践慈悲与智慧的精神,也有机会与来自各方的佛友交流,扩大了本身的生活圈子。

在义工培训方面,除了基本的宗教情操、团休沟通之外,也让大家多了解大马其他的佛教团体。郑暐璋表示,观音基金会的成立,本来就是要协助推广本地佛教,为大家提供多一个方便法门,并没有自立门户之意。因此,他希望有缘前来的义工们就算不留在这个团体里,也能在其他适合他的因休中找到归宿感,继续走在学佛道上。

这些年来,义工门展现的精神与光辉,就是观音基金会最大的特色。不管是来自企业界的大老板,或是家庭主妇、学生,郑暐璋认为:“来到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在自我奉献中学习义工精神与团体合作。”往往在3、4百位义工的活动中,都会看到大家各司其职地放下身段,共同为成就一个活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那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事。

座落在八打灵Amcorp Mall的观音基金会,内有小礼堂、会议室、行政中心、小型图书馆,公开让义工们随时回来聚会或阅读。只要有空档,小礼堂都公开借予非商业性及没有抵触佛教立场的团体或机构,充作开会、上课或法会的场所。小型图书馆内除了有宗教、励志与灵修书籍,也备有CD、电脑,供大众借用。
于今年5月25日庆祝5周年庆的观音基金会,希望在未来能好好地发挥4个局的功能,同时加强义工培训,甚至计划开办瑜伽课程。由于义工的流动性较大,因此在宣传方面他们也费尽心思,希望凝聚更多人的力量。

“我们希望就算大家不来参与做义工,也知道观音基金会的性质。有人想当义工时,就会来这里;有人想看戏剧时,也会想到这里。”郑暐璋及其少于5人的行政小组就是凭着一股坚定的信念,一步一脚印,慢慢将观音基金会办得更好,将其对大众的教育与接引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专访•摄影/劭微 照片提供/观音基金会
摘自:《普门》第47期 12/2003


雪兰莪州/吉隆坡
蒲种菩提佛教中心
雪兰莪州/吉隆坡
马来西亚佛光协会
慈爱福利中心外观
雪兰莪州/吉隆坡
TI-RATANA慈爱福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