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第二辑)

第51题至第100题

51.
请问在平常见到鬼界旳众生,是好或不好?
通常看见鬼界的众生,有三种情况。

一、余报:自己八识田中,有过去生中的业识果报,尚未净尽,是故,鬼道众生亦然可见,有些人小时候可见,长大就看不见了;或有些人,小时候看不见,但长大可看见;或有时候可看见,有时候看不见,时有时无,不定时可见,这些都是业报所现,不是好现象,但也不用紧张或恐怖,平常多做功德回向,布施喜舍,广种福田(梵语punya-ksetra),或诵经念佛回向,普令鬼界众生能离苦得乐。

有些人一辈子始终不信有鬼界,但在命终前的几个月,或命终前几个星期,就开始可以看见已故的亡者,甚至直叫亡者的姓名,这时候阴境开始浮现,业报不断漂浮与展开,自己阴界现前,就可以看见阴境的种种情景,自己业识与鬼的业识一样,故可看见,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是阴境的现前,把那些亡者当做朋友来看待,自己完全不能自觉,像这些例子,中外古今,常见常闻,不在言下,不胜枚举。

二、他力所化:何谓他力所化呢?就是鬼道众生知道你看不见他,他就以神力变化给你看,如此神力所为,是名他力所化。鬼类来的动机,是好是坏,要看你与鬼之间,有恩或怨,是仇是爱,依此来决定你的祸福吉凶。平常多做功德,布施(梵语dana)种福田,回向给鬼道众生,逐渐可消除自己的业障,鬼道众生亦蒙受你的回向,亦可离苦得乐,往生善处。

三、因修所见:何谓因修所见呢?就是修道者,精进勤修,自己的道业有所成,或开悟,或证果,自性光明,神通自在,因此,能够看到鬼道众生的世界,了如指掌,历历分明,这种情况,叫做因修所明。

综合上面三种情况而言,前面两种是不尽理想的,不是业障现前就是鬼道所变化,应该多加忏悔,勤修佛道,广植福田,布施喜舍;求得自度度人,才是当今之务,不得苟且与怠慢。

后一种是因修所见,见而无妨,这是自己修行而得的果报,神通广大所见,不伤大雅,一切如意自得。

52.
要怎样才能摄心念佛?
摄心念佛的方法颇多,今略举八点供给诸大善信共参共修: 一、彻底净化感情,勿恋恋世法,生心留情,是念佛的大障碍。

二、发菩提心,真为生死而念佛,是摄心通途。

三、以深切信愿,专注一心(梵语eka-citta),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四、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净行归宿。

五、以大智慧折伏现行烦恼,为摄心念佛要务。

六、以种种苦行,为念佛摄心助缘。

七、痛念轮回无常逼恼,是为摄心念佛之借镜。

八、坚持四重戒法,摄伏三业(梵语trini-karmani),为入道根本,因而正念摄心念佛。

53.
何谓“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是涅槃”?
佛法非对立法,远离相对待,方得契入涅槃之道。 知见当下就是真如之体用,若另外再立个知,就是舍离真如,另寻他法来安真如,真如本一非二,是二非真如,是二即落入相待法,即有生死(梵语samsara),是故,名为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真如本体已无相、无住、无念、无见、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故;若知见有见,即有相、有住、有念、不能与法性相应,又落入无明深渊;佛之知见已解脱,彻悟诸法本性空义,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是故名为知见无见是涅槃。

大般若经云:“诸佛出世,皆说本性空义,化导有情;闻佛说本性空义,乃入圣道得圣道果;离本性空,无别方便。”

54.
请问一位弘法者,应具备那些条件?
弘法者所应具备之条件,现今略举十点,若依此而弘法者,必能振兴佛法: 一、应具足正知正见之佛法。

二、应以戒为师。

三、言教与身教并行。

四、智慧(梵语jnana)广大。

五、相好庄严。

六、辩才无碍。

七、尊师重道。

八、应具足为法忘躯之精神。

九、勇于破邪显正,因而护法护教。

十、破除我执而说法,以佛陀解脱之道为中心。

55.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如何?
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则出家弟子。二则在家弟子。 出家弟子修持梵行,坚守如来圣戒,以自度度人为根本意趣,是故,出家弟子不得行男婚女嫁之途;在家弟子是处于在家修持,为了适应家累故,可行男婚女嫁,无妨也。佛陀大慈大悲特为在家弟子立了五戒法,此五戒(梵语panca silani)是人道的护照,顾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保障,使人伦道德更具有次第,让家庭、社会、国家安和乐利,敦亲睦邻。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类立场所需,是欲界众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众生而言,色界众生则无男女之欲,无饮食之欲,以禅为食,清净自得,无此男女之欲所累赘,依此循次渐入,色界无色界,乃至出三界,便无婚姻之欲。

有婚姻之欲是处于欲界众生之所须要,毕竟,众生(梵语bahu-jana)是以欲为依为命,乃六道中的一环;若已证果或出三界的圣者,对婚姻已解脱,不须受婚姻所束缚,因而牵缠不得自在,乃至不受尘欲所染。

总而言之,圣者已证得圣位,不受婚姻所累,婚姻与不婚姻已无法束缚圣者的境界,犹如莲花处于污泥而不染,清净自得故;六道众生于种种之欲未得解脱,故须以婚姻来衬托,以达人伦次第,带来人道美好和乐为通途。

56.
请问身为学佛的人,怎样才能达到解脱?
解脱(梵语vimoksa)修行者只要能断见思二惑,即能出三界得解脱,乃至破尘沙惑、无明惑等等,直到成佛,皆是解脱范畴之内。若能依见思二惑而精进勤修,必得解脱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何谓见惑呢?就是凡夫于三界的见解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即是,因为人总是随思想而行,思想偏激,若无法正见,焉能走出光明之道!凡夫知见错谬,不得出离三界之门路,故处于生死流转。

何谓思惑呢?就是凡夫对三界内的思想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即是,这是著重凡夫的习气而言,一旦习气深重,对人事物贪执取舍,生大我慢,引生三界内的生死事,终无出三界可望,若断此见思二惑,即能证成阿罗汉果(梵语arhat),出离三界。

57.
还没有明心见性的人,心容易染污一切境界,该如何安住?
尚未明心见性的人,的确易受外境所侵,往往身不由己,该如何安住,如何下功夫呢?今略举两点:

一.明白轮回生死,就知道如何安住其心:什么叫做轮回(梵语samsara),又什么叫做生死呢?起心动念,随顺之,如是广行造业,周而复始,是名轮回生死。譬如说:贪欲是从无量劫就贪下来了,如今还在贪欲不休,将来还是贪欲无穷,这样永无止尽的贪欲下去,称为轮回生死。还没有明心见性之人,先明此意,知道轮回受苦不是好玩的,是充满逼恼,不得自在的。

这一连串的轮回生死是从何而生起呢!就是从无明妄想动念而发,人所以会生死轮回,就是无明妄想之心所带动,这些妄想之心是不清净的,变化无常的,非究竟永恒的,依此正见妄心的实相,即能逐渐对妄想之心,产生防患之墙,也让自己明白妄想之心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因素,即该抖擞道心奋勇修行,这是未明心见性者,初步入道之法。

二.逐渐入道,广明诸法本空:既知妄想之心是轮回生死之根本,接著,应该正见诸法本空,幻化而有,心空境空,心有境有;心生则境生,心灭则境灭,若能彻底从妄想之心给予净化,了知妄想无自性,本不可得,因幻而有,此幻不真,众生执幻,因而有生死轮回,沉迷幻境,不得自觉,枉受大苦,甚可怜悯!

大般若经云:“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住十方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无不皆用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未明心见性者能正见诸法本空,当下得两种功德利益。

一则正见诸法实相义(空性是诸佛眼)。

二则破除自己过去对诸法无知之过,次第自破我执之过。

未明心见性者,若如是正观,勤修不已,此法乃步入解脱必经之道,是转凡入圣关键所在,是证悟菩提不二法门。

58.
请问听经、念佛都要回向吗?其意义为何?
听经念佛,乃至所做一切功德,皆须回向(梵语parinama),回向这个法门,是十方诸佛殷勤所倡导,意义深广,回向具足有:超越、解脱、与空性相应、无我、目标、归宿、力量、希望、因果(梵语hetu-phala)、终程,等等之含义,佛陀之智慧已达圆满之境,圣者如是言,必有甚深法义,愿我佛弟子,依佛所言而言,依佛所行而行,依佛所证而证,依佛所愿而愿,终极目标,必达成圣弟子所愿矣!
59.
何谓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是名生忍。 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于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是名法忍。

把心安住于不生灭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于道理而心不动的意思。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实相,原无生灭,故曰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了知诸法之相,而不住诸相,无取无舍,无得无失,不动不退,是名无生法忍。

60.
学佛贵在精进,请问精进的定义为何?
精则不杂,进则不退,不杂不退名为精进。学佛贵在精进,精进如披铠甲,勇往直冲,不达终程,绝不罢休。精进(梵语virya)则能早证佛道,懈怠则慢于证成佛道;佛经记载释迦佛与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在无量劫以前,曾经当过师兄弟,同一尊佛前发愿,立誓发奋成佛,但两者的道业却差距悬殊,释迦佛早先成佛,弥勒菩萨慢成佛,原因何在呢?就是释迦佛精进办道,勤求圣法,广度有情很卖力;而弥勒菩萨较懈怠,如此一来,精进者与懈怠者的功行与进度,不能构成对比了,如今的释迦佛早已成佛,弥勒菩萨尚未成佛,是释迦牟尼佛(梵语Sskya-muni buddha)之后的补处菩萨,现今于弥勒内院为天人演说佛法,尚在等觉菩萨的果位,在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示现人间,出家而成就无上佛道。

由此可见,学佛的行者,应该莫以懈怠之心,空度岁月,消耗青春,无常大限降临,谁也避免不了生死轮回的事实,一暴百千劫,再回头来是几时,愿共勉之!

61.
佛教请问真正的禅定是什么?
禅定梵语(dhyana),禅定的种类颇多,举之不完,说之不尽,若依佛法正观禅定,则有三种类:一则世间禅。二则出世间禅。三则出世间上上禅。禅定固然种类参杂不一,有些了义禅,有些不了义禅,有些禅亦然停留世间,有些禅已出三界,已出三界之禅又有多种之类型,有出定入定之禅,有大寂静之禅,有无住处之禅,举例不完,现在就以真正了义禅定而阐述之:

禅定是远离一切相对待的,不落言宣的,离文字相、乃至离心缘相的,所能衬托禅定的方法,仅以种种譬喻来表征罢了,因而证悟禅定的内函。禅定不偏空,亦不偏有,不偏动亦不偏静,而能于空有自在,动静一如;禅定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乃至动静一如亦不可得,中道但有名,一如但有名,禅定但有名,诸有名相,造作诸法,皆不可得。

华严经云:“有相无相无差别,至于究竟终无相。”

华严经云:“法身(梵语dharma-kaya)恒寂静,清净无二相;为化众生故,示现种种形;于诸蕴处界,未曾有所著。”

禅定最后的功能,是落实在空有,动静诸法之上,而不著空有、动静诸法,毕竟,诸法寂灭性,法尔甚深微妙,不可言宣,禅定若如是正观,必与佛之大定正等无异。

大般若经云:“无尽无数无量无边,若义若文,俱无差别,皆共显了诸法空故。”

62.
佛教发愿到极乐世界修行,与发愿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何差别?
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在净土修行与秽土修行,的确有差别,差别何在呢?现在举例三点供给诸善大德恭参:

一.依报有别:何谓依报有别?依报就是客观的环境,净土的环境庄严殊胜,宫殿楼阁,地面水池,以七宝庄严而成,始终安宁祥和,不会有战争,乃至不会天灾地变,风火之灾,在净土修行,不必有轮回之逼恼,直至佛道,终不退堕。娑婆秽土则不然,环境坎坷,卑陋不坚,无常变化,沙石砾粒为地,秽土世界常闹饥荒,乃至天灾地变,风火之灾迭起,战争杀戮,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永不安宁,诸如:中日八年抗战,南北韩战争、南北越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美伊中东战役,联军围剿伊拉克,惨不忍睹。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最后亦免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剧,又受业力牵制,轮回生死。

二.正报有别:何谓正报呢?正报就是主观的本师佛陀,极乐净土与娑婆秽土的正报差别相当悬殊;极乐净土的正报是庄严殊胜的,本师是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加上观音势至合称三圣,乃至清净大海诸大菩萨在彼世界,这些圣者都是正报的殊胜,在净土修行可亲近三圣及诸大菩萨演说佛法,亲听正法,耳熏目染,久而久之,机缘成熟,可悟无生法忍,共证菩提,到时候可倒驾慈航回娑婆,共度有情。

在娑婆秽土则不然,本师佛陀早已灭度,又逢值末法邪说缤纷,善知识不易求,圣典艰深,业障深重,秽土魔考甚多,智浅福薄,修行的过程,十之八九皆开倒车,道心易于退堕,是故,秽土之正报不庄严不殊胜,佛陀早已入灭,娑婆正报逢值末法,无有本师在人间演说佛法,故与净土正报相差悬殊。

三.正法末法有别:极乐净土始终皆有佛在彼处说法,年年月月都是正法期,娑婆秽土逢值佛的机会,犹如昙花一现,忽起忽灭,住世不久,不要说正法遇不到,若业障重者,连像法末法都遇不到佛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目前的世界,全球有五十多亿人口,学佛者到底有几位,还是寥寥无几,岂不伤感乎!

63.
何谓“三德”?
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是名三德 。 法身德 :佛常住不生不灭的法性身无不周遍。

般若德:佛的智慧无量无边,了知人生宇宙的实相,无所障碍。

解脱德:佛所证得的最胜妙法,能够化度一切众生而自在无碍。

三德亦有三种:即是智德、恩德、断德是也,何谓三德呢?叙述如下:

智德:佛的智慧深广,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号称一切智人。

恩德:佛的慈悲广大,誓度一切众生,无偏无失,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六道众生,有缘者莫不蒙度。

断德:佛将一切的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

64.
何谓“念佛三昧”?
何谓三昧呢?三昧(梵语samadhi)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由梵语 译音而得,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念,把心安住于一处,而内心不散乱的意思。 念佛三昧,就是把佛号念得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能念所念双泯,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佛一如,是名念佛三昧。
65.
佛教请问“三慧”与“三学”其意义为何?
三慧(梵语tisrah prajnah),闻慧、思慧、修慧,是名三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佛法乃至禅定能生智慧。

三学梵语(tisrah siksah),戒学、定学、慧学,是名三学。戒即是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

修些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

66.
佛教佛教常说“随缘”,这是否含有消极的态度?
表面看起来,似乎有点倾向消极的意味,难怪佛教徒往往将“随缘”的圣意,错解横飞,导致一般人将“随缘”任意挥用,把它的真义多少曲折,以为随缘就是让他堕落,不可药救,随他去,如此消极以待,这是一般无知者所认识的随缘之说。

若依随缘而论,随缘不仅随顺因缘流转,心中无有取舍得失之过以外,还必须依此因缘创造因缘,改变因缘,谛造因缘,培养因缘,如此一来,才是真正的随缘圣意。

67.
佛教佛教徒和外道同样都在吃素,到底有何差别?
社会人士与外道行者,吃素的动机往往不能与正法相应,跟佛教徒的吃素确实悬殊甚钜。社会人士或外道行者的吃素,不外乎为求平安而吃素,为求健康而吃素,肉吃太多,肉吃腻了,胆固醇过高,血压过高,心脏负荷不了,太胖减肥而吃素,乃至发愿而吃素,深怕堕落因果而吃素,家庭业障现前而吃素,一生做了很多罪业因而吃素,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他们吃素的原因。

他们以这种心态来吃素,是治标不治本的,在解脱之道沾不上边缘,理念不足而吃素,亦然无法得到解脱,与如来解脱的道理尚有一段距离。

有句谚语云:“吃菜不懂道理,犹如牛在吃草皮。”

既然如此,佛门弟子吃素根本意趣何在呢?现在供录圣典以启发诸善大德,让有心向道者有个正确的共识,吃素亦称不食众生肉,食众生肉得无量罪业,众生肉不得吃有八点要义。何谓八点?分别如下:

一.不食众生肉,可增长我们的慈悲心。

菩萨戒经云:“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二.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有佛性皆可成佛,杀众生即是杀未来之佛。

三.吃众生肉即是吃自己无始劫来的父母。

菩萨戒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

四.吃众生肉者,即与一切众生结恶缘,吃一两还一两,吃一斤还一斤,因果丝毫不差也。

五.吃众生肉者,今生来生会得到病苦之报,难医难治,一生当中与中西药拨不开,严重者夭折之报。

六.吃众生肉者,得不如意眷属,处于家庭或社会国家团体,冤家聚头,会感召舍不掉抛不开的果报。

七.吃众生肉者,罪业深重,命终时恐布心现前,当堕三恶道,偿还一切肉债,血债,生命债。

八.吃众生肉者,鬼神易侵,六道众生唾骂,日夜与造业者不相远离,共业为依为伍;同时,始终难以亲近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因而漂流三宝门外。

68.
佛教请问往生极乐世界,得生三辈九品,须具备修持何法?
三辈即是上辈、中辈、下辈。每一辈再分为上中下三品,三辈共分九品。现在依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三辈九品,欲往生极乐国土,若按照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的修持法门,精进勤修,必得往生无碍,往生需要有往生的条件,为让诸方善信大德得此法门,特别一一引录如下: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梵语parinama)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意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是名上品下生者。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梵语panca silani),持八戒斋,修持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 adhijnah),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梵语upasampanna),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人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名中品下生者。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重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是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彿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  遍满其室,见己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是名下品上生者。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是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梵语naraka),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是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彿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是名下品下生者。

净土行者,若欲往生极乐净土,依如是经典所言,发勇猛精进之心而勤修,必得往生三辈九品莲台。

69.
佛教佛教对“三法印”的看法如何?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是名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梵语anityah sarva-samskarah):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所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所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诸法无我印(梵语niratmanah sarva-dharmah):是说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

涅槃寂静印(梵语santam nirvanam):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凡符合此三原则,便是佛陀之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70.
佛教世间的忍辱和出世间的忍辱,有何差别?
世间的忍辱没有透过般若空慧,因此,无法正见能忍所忍诸法空幻不实,于是暂时伏住烦恼之心,勉强安住,如石压草一般,非根本之道,忍一时却无法忍永恒,将后的火苗亦然会再度爆发,毕竟不能与诸法空性相应故。

“出世间即是解脱(梵语vimoksa)之义、无为之义、出三界之义、空性(梵语sunyata)之义、涅槃(梵语nirvana)之义、登彼岸之义,既然如此,出世间的忍辱当下即是解脱、无为、出三界、空性、涅槃、登彼岸,若达此境界,出世间之忍辱即能无忍能忍,忍而无忍,凡所有顺逆之境逼恼之际,必得迎刃而解,化境为乌有,毕竟解脱故。

出世间忍与世间忍是解脱与非解脱之差别,无为与有为之差别,出三界与三界之差别,空性与不空之差别,涅槃与生死之差别,登彼岸与未登彼岸之差别。

71.
佛教何谓五衣、七衣、九衣,各代表何义?
 “三衣”是出家人的三种袈裟(梵语袈裟kasaya),这三件袈裟,用途各别,五条衣是工作服,七条衣是诵经服,九至二十五条衣是大礼服,详细叙述如下:

一.五条衣:五条衣梵语安陀会,此云中宿衣,亦云下衣,亦云杂作衣,凡寺中执劳服役,路途出入往返,当著此衣,五衣的制法,共分五条,每条一长一短,故名五条衣。

二.七条衣:七条衣梵语郁多罗僧,此云上著衣,亦云入众衣。此衣分七条,二长一短,故名七条衣,披在五条衣之上,故名上著衣。凡入众、礼拜、诵经、聚会等,皆著此衣,故又名入众衣。凡礼佛、修忏、坐禅、赴斋、听经、布萨、自恣,当著此衣。

三.九条衣:九条衣梵语僧伽黎,此云合,亦云重,亦云杂碎衣。名合名重者,以割截重作合成故。此衣条数最多,故名杂碎衣,三衣之中,此衣最大,故又称大衣。凡入王宫升座说法,聚落乞食,当著此衣。又此衣九品:下品有三,谓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中品有三,谓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上品有三,谓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

72.
佛教请问戒律中的“开、遮、持、犯”,其意义何在?
开遮持犯是持戒者所应有的共识,为了能持戒解脱,圆满戒法,成就持戒功德,必须深入戒律的开遮持犯,何谓开遮持犯?开者允许之义,遮者禁止之义,持者坚持戒律之义,犯者毁犯戒律之义。学佛持戒有如是正确的认识,持戒修行,必因戒(梵语sila)得度生死苦海,共登觉悟彼岸。
73.
佛教何谓“讥嫌戒”?何谓“根本重戒”?
讥嫌戒即是息世讥嫌戒的简称,是停止做让人家说坏话之事,如此所立之戒,是名讥嫌戒。佛陀大慈悲,深怕修行者被人家诽谤或起讥嫌,因此所制定的戒律。

根本重戒即是杀、盗、淫、妄等四重戒,犯此四重戒,必堕落三恶道。所有轻重之戒,乃至微细戒,一切诸戒无不由此演化而成,是圣戒之根本戒也。

74.
佛教请问“供养”的定义如何?
供养即是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 、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慈悲、爱护的意思。

对上而言,如供养佛(梵语buddha)、菩萨(梵语bodhisattva)、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乃至僧宝、师长、父母、前辈等等;含有恭敬、报恩、奉献之意义。对下而言,如晚辈、同道、弟妹、朋友、亲戚、同事等;含有关心、结善缘、爱护之意义。

75.
佛教何谓“三聚净戒”?其意义为何?
三聚净戒(梵语tri-vidhani silani),摄律仪戒、摄善法戒 、摄众生戒,是名三聚净戒。

摄律仪戒者(梵语samvara-sila):是遵守佛之戒律,因而不作诸恶。

摄善法戒者(梵语kusala-dharma-samgrahaka-sila):是奉行一切之善。

摄众生戒者(梵语sattvartha-kriya-sila):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

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

76.
佛教何谓“现报”?何谓“花报”?
现报亦称顺现法受业、顺现报受业、顺现业、顺现报受、现在受业等名称。意谓现在世所造作之善恶业,于现在世受果报。

何谓花报呢?亦称为华服,就是花开在结实之前,故花报乃对后得之果报而言。譬如人为获得果实而植树,除正得其果实之外,兼可得花,是为花报。

众生植善恶之业因(梵语karma-hetu),由此业因正得之果为果报(实报、正报),果报之前所兼得者,则称为花报。如以不杀为业因,因之而得长寿,是为花报;远感涅槃之果报。又如以念佛修善为业因,往生极乐世界为花报;后证大菩提则为果报。

77.
佛教何谓“无缘大慈”?何谓“同体大悲”?
佛具足大慈悲心,虽与众生无缘,但也发大慈心而救度之,此慈心尽虚空遍法界,是名无缘大慈。

佛陀之悲心,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乃至圣凡同俱佛性,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故称同体大悲。

78.
佛教请问佛与菩萨有何不同?
菩萨的果位有次第,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最终极目的就是佛道,佛道是修行者最圆满的果位。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是也。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阶位。菩萨是因位,佛是果位,有差别故。
79.
佛教世人修行何以学道者多,而得道者少?
若追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是故得道者少,今略举十点,供给诸大善信共参究:

一.误把求感应当学道,误把求平安当学道,误把外道当佛道,误把邪见当正见。

二.世人道心不古,退者多进者少,恍恍惚惚,道心不稳定。

三.逢值末法时代,邪教邪法纷纭,莫衷一是,不得正法而入门,导致误入邪教邪法。

四.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难求,正法难得。五.世间迷惑,花花世界,千奇百态,定力不足,愿力不坚,习气未断,易感召被境所转。

六.世俗之见不能彻底革除,仍带俗见入佛门,形成非佛非道,模棱两可。

七.勇猛心容易发,长远心不易持,学佛者多半如是。

八.今天张三,明天李四,不能持之以恒的守著道业,不能低声下气亲近善知识,四处奔波,浪迹天涯,不得自觉。

九.世人修道,不以戒为师,易犯身口意,始终穷劫无法得道。

十.世人修道,十之八九,正法不能入,皆于三界内周旋,修行不得正见,依不了义为了义,依不究竟为究竟,依妄识为真如,依不净为净,依我为无我,依苦为乐。

由以上种种因素,昧于佛陀的正法,我行我素,无法低声下气,亲近善知识,东奔西跑,不得究竟之道,自己不得自觉,因此,舍本逐末,背觉合尘,如此世人之学道,纵然有无量百千万亿人在学道,若欲得道,终无是处。

80.
何谓“有佛无佛法住法空”?
世间诸法,本是缘起,住于其住,如如不动,是名法住 。 诸法缘起的本性是空性,是名法空(梵语dharma-nairatmya)。 法住法空是说明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诸法,其性本空,无真实的自性可得。不论有佛来人间,无佛来人间,世间诸法本是常住,法住法空的,并不因无佛来世间,法住法空随著就法不住法不空,是故,名为有佛无佛法住法空。

大般若经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诸法,常无变异;法性法界法定法住,一切如来等觉现观,既自等觉,自现观已,为诸有情,宣说开示,分别显了,令同悟入,离诸妄想,分别颠倒。”

81.
何谓“独头意识”?何谓“微细念头”?
独头的意思,就是第六识能独起思想,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单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 。 因为第六识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名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又分为四种:

一.梦中独头意识:此是就睡之时,缘“梦”中境界之意识。

二.定中独头意识:此是就“禅定(梵语dhyana)之时”,缘“定”中境界之意识。

三.散位独头意识:此非于梦,亦非于定,而且吾人未睡之时,因散乱心起,想过去,思惟现在,盼望未来所起之妄想,是故,称之散位独头意识。

四.狂乱独头意识:狂即“癫狂”,如神经病者,自言自语,即使旁人不见,而神经病者之意识,依然缘于所缘之境界,此即名为“狂乱独头意识”。

何谓微细念头呢?微细念头亦称微微心,乃进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细之心。灭尽定之前有三种心,即想心、微细心、微微心,第一种想心属粗想之心,第二种为稍微细之心,第三种转更微细,故称微微之心。于如是微微之心之后,灭尽定方才现前。

82.
佛教何谓“一切法不空,无道无果”?
圣教所阐明的道理,无不广谈诸法无自性空,无自性空即是诸法自性,正见诸法空性,是转凡入圣的必经通途,修道者不与空性相应,即是没有沾上出世圣果的边缘。

大般若经云:“如来觉一切法毕竟空寂,证大菩提,随顺世间假立名字,故称为佛,非为实有,若有若无,不可得故。”

大般若经云:“如来一切诸法,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如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五眼、六神通、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故。”

83.
佛教请问“信佛”与“学佛”有何不同?
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更进一步而言,成佛是学佛终极圆满之归宿。信佛与学佛略有前后的差别,立场须要稍为解释一番。

信佛是正信佛陀的真理,因正信佛法而学佛,信佛未必学佛,仅是信心的初步。学佛是因正信佛法之后,所采取的实践过程,是故,两者有别。

信佛要正信,若不能正信佛法,倒不如不信好,何以故?若不能正信佛法,把佛法歪曲真义,易导致迷信,因而严重错解佛法,自误误人,引人入迷,相牵入火坑,其过失非浅矣!

84.
佛教请问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优婆塞(梵语upasaka)与优婆夷(梵语upasika)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平常应该多亲近三宝,为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而精进,所谓:归依在三宝、实践在三宝、成就在三宝,三宝(梵语tri-ratna)是出世的宝筏,是黑暗的大明灯,三宝出现人间,难遭难遇,犹如昙花一现。

在家弟子,平常家事做完,有空就到佛寺礼佛拜佛,听经闻法,可得大智慧,因而破烦恼,实证菩提,发心于佛门中广修福报,如是福慧双修,解行并重,是名三宝弟子。

目前的佛教界,晚近以来,有许多在家居士总是喜欢组成在家团体共修,请出家人到他们府上共修,维持在家团体,甚至学习出家众为别人超度诵经、浴佛等等,如此一来,导致许多善根大展流露的在家弟子,当下断了他们亲近三宝的善根,日以夜继,久而久之,习惯了在家团体之后,他们就不想亲近三宝了,始终处于在家团体周旋往来,佛寺逐渐关门大吉,如此一来,众生的福报就日益衰竭,与三宝断绝故;这些在家团体,在这种环境之下,易培养成我慢之心,自己无法低声下气亲近三宝,还向别人宣称如此而为是正确的,如此一来,自断善根,无法自觉。甚至以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灌输在家居士,赞叹在家修,排斥出家修,歪曲教史与教法,使得他们没有福报亲近三宝,对三宝一味的陌生与无知,因此,内心始终是模棱两可,形成佛教界的在家居士不断抵触僧宝,如此之危机,当今台湾佛教,已遍及全省,不论北部、中部、南部,几乎每每可见可闻,这不是好现象,是正法衰微的象征,佛陀在戒律常提到,多得不胜枚举。

若如此演变下去,让社会人士,乃至佛教界初发心者,不能辨别本末,僧俗不分,轻重不分,出家在家毫无次第,乱失如来戒律,龙蛇混珠,把一代如来圣教,在这些人的手中,严重的被歪曲与破坏,眼睁睁的观看正法被摧残!

这一连串的罪业与因果,谁能负得起呢?自己不但修不到觉悟的彼岸,反而带了一些无辜者,一一的堕入偏见的思想观念,如此自堕又带人堕落,这些难道不是末法的现象又是什么呢?

像这些不如法的事,佛陀早在当年就预言过了,唯愿佛弟子,眼睛要睁雪亮点,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莫入歧途,将善根于今生毁于一旦,衲有感于此,痛心呼吁世人,祈愿有缘人,共襄盛举,来挽回末法时代的歪风,是为所祈,仁者明白吗?

85.
佛教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没有“道行”?
道行之深浅,有时行于外,有时行于内,有时内外兼行,权实不定,正反不定,要知道修行者的道行高低深浅,是不容易的,毕竟,佛去高深莫测,非凡夫俗情所能窥测。

具体而言,依正法而勤修,道行不离戒定慧,戒定慧不离道行,道行之高低与戒定慧成正比,不一不二,若如此正见之,因而圆满戒定慧,必知修行者之道行也。由于修行者的行法千变万化,内外之行、权实之行、正反之行、隐显不定,高低难以预测,我们倒不必费用心机试探,因为自的智慧与道行不足,焉能以井窥天,免得阴错阳差,把圣人(梵语arya)误当凡夫(梵语prthag-jana),把凡夫误认圣人,圣凡混淆,岂非自乱脚步,涂败于地!

86.
佛教为什么佛教徒对人会说你很有“福报”?而不说你很有“慧报”
是的,的确佛教界的人士,每当遇到别人常会说你很有福报,而不说慧报,这问题实在很有趣的,在整体的佛陀教法中,是福慧双修的,那么,何以佛教徒但言福报而不言慧报呢?大体上有二种原因:

一.众生累生累劫以来,求福的心态成习性,脱口便言:你很有福报,而不言慧报,是习性的流露。

二.说别人很有福报,是很正常之事,若说别人很有慧报,是乎不对劲,何以故?若有智慧如今不应依旧处于生死苦海中,沉沦又造业,毕竟,智慧(梵语jnana)可登觉悟彼岸故,佛弟子与福报相应者多,与智慧相应者少,故有如是偏失之言,严格而论,佛法是福慧双修的,若偏重一边,这是不正确的一环。

六祖慧能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87.
佛教学佛有些人思想活泼,有些人思想较呆滞,请问这两种人要如何排解自己的弊病,方能契机入道?
在因位而论,学佛弟子,思想太过于活泼,心地无法统一和谐,易流露社会习气,沾染自性,往往不易自觉,因此,在凡夫因位来学佛,应该尽心尽力守持如来戒律,莫让身口意三业放荡,因而懈怠散慢,如此循循而进,导社会习染转化成清净自性流露,日积月累,可望道业成就。

若思想较呆滞不灵活者,是有多种因素所成,但不外乎业障所蒙蔽,个性习气所导致,甚至专心向道,虔诚过量,忘法忘己,或被法所缚,使身心一时有不自在的感觉,但这些种种因素,只是学佛过程必然有的现象,再修持一段时间就好了,明白吗?

88.
佛教请问每尊佛菩萨示现的形像都不一样,其意义代表著什么?
佛菩萨示现人间度化众生,为了契机方便,因此示现的形像就有差别,譬如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常示现四臂观音、二十五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龙头观音、白衣观音、甘露瓶观音、鱼篮观音、勇猛丈夫观自在等等,这种种差别的观音,是由法身所示现,因为观世音菩萨已证成佛道,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因而示现千差万别的形像来度众生。

佛性本平等,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法性不二故。佛性(梵语buddha-dhatu)无相无不相,因众生而示现种种相,相有差别,性无差别,但相由性所起,性能起一切相,离性无相,离相无性,性相不二故。佛菩萨的种种形像,诸如手势、佩带、庄严之物,是象征著佛菩萨本有的风范与特色,甚至为了让众生能识别诸佛菩萨的身份,因而有如是形像的造化。

89.
佛教请问“法律”与“戒律”有何差别?
国家制度的规则,为全国人民所应该共同遵守的,叫做“法律”。佛门中的戒律,彻底由心地下功夫,是具有防非止恶,制止三业造作非法之作用,终究为成佛道,同时,内心存有因果,道德的观念,称之为戒律。

法律通常是治标的,非治本的,这话如何而说呢?因为法律是制裁已构成犯罪的条件,假使内心生起犯罪的意念,但是没有触犯法律,是不构成法律行为责任的,动念头不构成,犯才构成,是故称为治标不治本。

戒律是治本也治标,何以而说呢?因为戒律的本质是修行用的法宝,不是世俗所用的治标产物,戒律的当下,假使你起心动念想造恶业(梵语akusala-karma),虽然还没有去造作,当下的念头已构成造业的因种,戒律从心地就制止了,外表的身体那来的造业呢?心中有因果、有道德、有真理、有慈悲(梵语maitrya)、有解脱之道、如此一来,此人始终是不会造恶业的,毕竟,由心里由感而发,由内而外,由治本而治标,这是根本之道。

是故,法律与戒律有显然的悬殊之差,法律重于治标轻于治本,戒律本标兼顾,不偏不失,两者之间,立场差别甚大。

90.
佛教佛门有句“清净不用扫,空门不用观”,其意境如何?
这是站在解脱的果地而言,自性若清净,则无染垢之尘,既无染垢之尘,何用扫尘之举;空性(梵语sunyata)已达彼岸,若起观照,岂非落入能所之弊。

换句话说,成佛就已圆满清净,清净何用扫,起了扫相,又是多此一举;已居圣位,圣位无修相,何以故?己究竟登彼岸,是故不用观。

四十二章经云:“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经文所记载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者,即是圣位所显的境界,已远离相对待法,达到究竟圆满之果地也。

91.
佛教“般若”含义是什么,分为几种?
般若是梵语(prajna),华译为智慧。谓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是名智慧。般若可分为三种,可等为三?

一.实相般若:实相(梵语dharmata)即众生本具真如,离一切虚妄相,为般若之实性,这是所证理体。

二.观照般若:指观察照见实相理体之般若,这是能证实智。

三.方便般若:亦称文字般若,指分别诸法之一切言教,这是化用权智。

92.
佛教何谓“十二因缘”?
当前人生,三界统苦,千苦万苦,总在生死(梵语samsara),佛陀出世,即为此大事示现人间,若生死了,则一切苦了。欲了生死,必须洞明生死根源,欲明根源,须进观人生三际(世),即过去生从何来?将来死往何去?这个问题是全世界所有宗教学术所欲探究,而未能穷尽的千古秘密,唯独佛学能彻底说明,而且能彻底解决之。佛学不离因缘法,佛说生死苦果,因缘有十二,名称为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今列表如下,并加以说明。

十二因缘
┌过去因缘


├现在苦果



├现在因缘

└未来苦果    ┌无明(无始烦恼)
┴行(善恶之业)
┌识(本识揽渧)
├名色(识暖胚团)
┼六入(扶尘具形)
├触(根摄境界)
└受(苦乐舍感)
┌爱(因受生著)
┼取(因执追求)
└有(业牵后有)
┬生(倒识投胎)
└老死(生后苦死)

一.无明(梵语avidya)-无始烦恼。谓无始以来,妄识于事理迷暗愚痴,无所明了,故名无明。无明有二: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根本无明乃菩萨所断;枝末无明乃凡夫所修。

二.行(梵语samskara)-造作之义,即指所造作之善恶诸业。由于两种无明为缘,遂引起造作种种善恶之事业。若起无贪、无嗔、无痴等善心,则造善业;若起贪、嗔、痴等烦恼之心,则造恶业。吾人无始以来造业无边,故八识田中之种子亦无量无边。

以上两支,属过去因缘,无明是缘,业力是因。因缘和合,遂感生现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蕴报身。

三.识(梵语vijnana)-本识揽渧。即第八识揽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为一期生死之开端。

四.名色(梵语nama-rupa)-识暖胚团。名指心识(初投胎之神识),色指形体(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团)。是说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揽父母赤白二渧,外托暖气成胎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识心未能显发了别之功德,但有心之名,无心之用,故不称为心,而只称名,且初投胎之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只称色。

五.六入(梵语sad-ayatana)-扶尘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个月中,由名色逐渐六根成长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从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间总共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胎中位所摄,此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体。

六.触(梵语sparsa)-根摄境界,接触之义。根尘和合而成触,此即出胎之位。谓十月圆满出胎,六根遂于外境相接触。当婴孩自出生到二三岁时,天真纯洁,六根对境,但起单纯知觉,当无憎爱分别。

七.受(梵语vedana)-苦乐舍感,即是领受之义。领纳接触六尘境界,内心所感受的违顺等境,生起苦乐感受。当四五岁到十岁左右,年纪稍长,知识渐开,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当未生贪爱之心,这是对境所生的一种情绪。

以上五支,总为五蕴报身,即过去因缘(无明与行)所引生之现在苦果。既有此五蕴假身,则炽然起惑造业,随之又成现在因缘,将引生未来之苦果,详情如下:

八.爱(梵语trsna)-因受生著,即是贪爱。因感受引起之执著。当十一、二岁到十八、九岁之时,已将成年,欲望既开,对于五欲六尘,自然心生贪爱,对于乐受顺境,则起贪爱之心;于苦受逆境,则生憎恶之念。

藏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

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九.取(梵语upadana)-因执追求,即妄取也。约二十岁后,血气方刚,贪欲转盛,于一切境,广为追求,是名为取。此为贪污欲境的一种强烈趋求。

十.有(梵语bhava)-业牵后有。由爱取二支惑,遂发种种善恶之业,感生未来有生有死之果报。以上三支,爱取又为缘,有支又为因支,因缘和合,又生未来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梵语jati)-倒识投胎。此身寿命终时,第八识在一切有情中,依其业力牵引,再去投胎受生,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活动。

十二.老死(梵语jara-marana)-生后苦死,即衰老死亡。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身坏命终名死。众生莫不皆有死,却未必皆历衰老(夭折与横死),故合老死为一支。自生至死,其间不免种种忧悲苦恼,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结果。

如以上所说,十二因缘包括过去因缘(无明与行二支),现在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现在因缘(爱、取、有等三支),未来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为双重因果,此为佛陀说明吾人生死相续的一种铁则。

十二因缘,虽然只说三世,其实包括千世万世,这如何而说呢?因为过去因缘(梵语hetu-pratyaya),更从过去果来,故上溯过去则无始;而未来苦果,更生未来惑业,故下推未来则无终。由此可见,无始之前,吾人既已如此生死而来,无终之后,吾人也要如此生死下去。

十二因缘法有二种:一则生死流转门。二则涅槃还灭门。

何谓生死流转门?就是六道众生轮回生死的相状,佛陀把生死相状分为十二支分位,如是循环无尽,犹如水之流动不息,轮之旋转不停,故称流转生死门。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何谓涅槃还灭门?就是修行者欲解脱生死,以此十二因缘法勤修,最后就能灭除烦恼生死,还归涅槃真性,故称为涅槃还灭门。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故知无明烦恼,是生死根本,譬如擒贼须先擒王,又如伐树先斩树根;一旦无明灭除,则行随著灭除,而行一灭则识亦随灭,乃至不去投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涅槃还灭门之道理。

93.
佛教六根清净如何解释?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名六根。根为能生之意,譬如眼对色而生眼识,乃至意对法而生意识,故名为六根。

清净即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是名清净(梵语suddha)。六根不受五欲六尘所染污,而得六根清净自得,名之为六根清净。

94.
佛教佛门中常见“卍”字,是代表什么意思?
梵文“万”字,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大般若经卷三八一等,均记载佛之胸前、手足、腰间等处有“卍”。于今印度阿摩罗婆提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数个卍字。

在佛教中,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代表佛教之标志。

卍字之汉译,古来有数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玄奘等诸师译为“德”字,菩提流支译为“万”字,表示功德圆满之意。

卍字自古即有左右旋之别,于印度教,男性神多用(反方向卍)表示,女性神多用卍 表示。于佛教,现存于鹿野苑之古塔,其上之卍字全为“卍”,该塔系阿育王时代之建筑物,为纪念佛陀昔时于此入定而建的。华严经为例,全经之“卍”共有十七处,皆读为万,现今引录几段经文,供给诸善信大德共参:华严经卷四十八云:“如果胸臆有大人相,形如  字,名吉祥海云”。其中“卍”字原语,即是指毛发等旋转重叠如海云之相。

华严经卷二十七云:“愿一切众生得如卍 字发,螺文右旋转”。其中“卍”字原语,即是“有乐”之义,意指毛发右旋,自成纹样,令见者咸得欣悦之相。

华严经卷二十七云:“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  字严饰”。其中“卍”字,即指佛发右旋之相。华严经卷二十七云:“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 字旋指”。其中“卍 ”字,为“满瓶”之义,意指佛之头部与指节等处圆满隆起之相。

95.
佛教什么叫做“八种福田”?
佛(梵语Buddha)、圣人(梵语arya)、和尚(授业本师)、阇梨(授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父、母、病人。  佛、圣人、僧属于敬田;和尚、阇梨、父、母、属于恩田;病人属于悲田。

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上述之八种人,就可以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叫做八种福田。

96.
佛教何谓“三种慈悲”?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是名三种慈悲。

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常起与乐拔苦之心,这是凡夫未断烦恼的有学之人,所起的慈悲。

法缘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这是断烦恼达于法空(梵语dharma-nairatmya)的三乘圣人所起的慈悲。

无缘慈悲:是心无分别,普救一切,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皆起怜愍爱护之心,这是诸佛所独有的慈悲。

97.
佛教佛陀大慈大悲,化解古印度不平等的四姓阶级,何谓“四姓阶级”?
婆罗门(梵语brahmana)、刹帝利(梵语ksatriya)、吠舍(梵语vaisya)、首陀罗(梵语sudra)、是为四姓阶级。婆罗门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权威。刹帝利是王族之辈,与婆罗门同样被人尊敬的阶级。吠舍是指一般农工商阶级。首陀罗是被人使役的奴隶。
98.
佛教出家有那些类别?
出家(梵语pravrajya)是来自四面八方,根机深浅有别,但总不外乎四类出家者。

一、身出家心未出家:即身虽为僧伽,但心犹有顾惜爱世间之种种。

二、身在家心出家:即虽在家受用五欲之乐,但却不耽染欲乐,心心向道故。

三、身心俱出家:身不但已出家,连同心亦已超越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之欲乐,毫无顾惜爱恋世法。

四、身心俱不出家:不但身受五欲之乐,而且内心亦不断耽欲不休。

99.
佛教佛门中的“舍利”是如何形成的 ?
梵语舍利(sarira),舍利子华译为灵骨,或坚固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佛(梵语boddha)、菩萨(梵语bodhisattva)、罗汉、高僧等,圆寂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状、或如花状,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亦有五彩舍利。

舍利之所成,是 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其硬度坚固,难损难坏,菩萨次之、罗汉再次之、高僧坚硬递减。

金光明经舍身品云:“舍利由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梵语punya-ksetra)”。

大悲经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善男女供养我舍利如芥子许,恭敬尊重兼供养,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得佛果,果报不可思议”。

100.
佛教何谓“龙华三会”?
在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将示现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根的众生。

佛说弥勒下生经云:“尔时弥勒佛于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梵语arhan);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这就是佛门常说的“龙华三会”之由来。

弥勒佛住世六万年,怜愍众生令得法眼,灭度之后,法住于世亦六万年。


佛学问答篇
净土(第十二)之五
佛学问答篇
净土(第十二)之四
佛学问答篇
净土(第十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