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第十二)之一

第51题至第100题

51.
其余经典之多不诵持,用以参考可否?(林锦生)
行持贵乎专一,参考不妨博洽,不专一功必不成,不博洽理恐不明。
52.
在家外护,配偶传嗣为正淫,夫妻间若行周公礼,在做不净垢处时,竟然圣号浮现于心头如轮转动,此时此景系不念而自念,三业不净,圣号呈现,作何安观,似此本不敢启问大德,恐猥污尊严问答版面,奈后学如是,盖净友近事男女亦有如是,故以一人坦率冒昧求问以解群疑!(颜佛兆)
此时此境,尚能不忘所习,突起现行,想见平素功深。为避不敬计,宜急转念:若宝树莲花,楼阁金池,皆可改观,则处秽而不变净念,且亦无不敬矣,善体会之可耳。
53.
课诵常遇自己幼童吵闹,念不专而起无明,念毕按情惩打,似此刹那分心善恶,是否种下不善因地。若不教训,吵由他念自我,内动恶外虽善,亦非净念。求示良法调伏二心!(颜佛兆)
念佛本能断除无明,而因不专更起无明,犹晦月而覆黑云,大为不可。诵毕教训子女,使就轨范,自是善意,并非恶心,但宜恩威兼施,不可真实发怒。应知子女不达规矩,乃是自己家教不良,又是我所招之障,皆当发惭愧心而自责,能如是观,亦调伏之一端也。
54.
今有二人,一专持名,一兼参是谁,如果信愿相同,谁人往生较有把握?(钟观靖)
参念佛是谁,重信自力,持名求生,重信他力。是二者信愿,已不同矣。
55.
晚时常于梦中念佛,而被惊醒,何故?(马谦)
梦中能念佛,是念渐熟之好象也。
56.
念佛时有时忆起了数年前(或更久以前的)一些从未回忆的事迹,是故何在?(胡正临)
念佛功深,杂念当少,种子偶起现行,易觉察耳。
57.
正念佛时如何才算是信愿恳切?(刘国香)
信环周皆是火坑,惟有面前一线是为极乐,可出危险。但在此时,即是生死关头,须把五欲六尘这些钩索,要一齐斩断,方能向前奔去,少一迟疑,即落坑矣,如是观念,便是恳切。
58.
古今大德多云每日念佛号的数目,可增不可减,后学身在戎伍,闲忙不定,可否方便增减?(刘国香)
作课有定散之别,定指朝暮一定仪规,散指不拘仪规,行住坐卧,一句名号逗在心头。戎伍之间,定多散少,或定少散多,可以通融,如此已极方便,又何必说减乎。
59.
宗门参话头,旨在以一念断万念,然后一念亦遣,一齐休歇,乃得彻见本来面目。净业行人念六字洪名,其旨如也念到能所双亡情境俱绝,亦可见自性弥陀,理应禅净无别,为何说禅是无念,净是有念,下疑情非念乎?若然下疑情的是谁?(刘国香)
无念是功夫到家之话,以念除念是入手方便之道。禅家以前,本属观心,后乃多取参话头。疑情是念,居士所云是也。
60.
后学初闻禅净之名,即觉禅净无别,且深信不疑,恍若旧知,故虽专习净业,亦喜读禅宗典籍,尤好念诵金刚经,如此者,是知障抑是因缘,有碍净业否?(刘国香)
修守一法,专一始精。学应广博,能博始达。明乎此理,修则不致杂乱无功,学亦不陷孤陋寡闻,修净而立根生力,何经不可诵耶。
61.
每日定课一万句之佛号,有时遇到种种障碍,不能如数,过了明日再补课未知可否?(詹金枝)
以善巧方便打破障碍为佳。如吃饭然,既不能先一日预吃,亦不能后一日补吃也。
62.
敝人念佛近年,常感不得一心而苦。现因住院,我就抓住机会,一切闲散免除,终日不读书即念佛,动亦弥陀,静亦弥陀,时刻不忘,如此未及一月,心中大觉轻松,现在每次念佛,总觉得不想住口,好像愈念愈有意味似的,所谓法喜充满,吾实有此感,论问这喜是否合乎念佛的要求?(章普明)
法喜充满,不论修何法门,皆须也。
63.
持佛号至心境平静时,常发出至诚恭敬心。虽在行动时持念,也阵阵发出似在行五体投地的接足大礼。念佛贵乎一心不乱,此是否乱的现象?(章普明)
此是好相,亦是初步应存之念,暂不必谈高调也。
64.
念佛时可否目视佛像或西方,抑或只能闭目和半开闭?(胡正临)
此不必拘泥,只须随人根性,以何者能得定心,即取何种为便耳。
65.
功课外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与阿弥陀佛六字四字功德,有否分别?(宽观)
六字者当然恭敬,四字者急时方便耳。
66.
念佛至渐能觉察动(妄)静,然时住时失,净法成熟是否说静存动无,即是心佛合一?(胡正临)
念时能觉察动静,是寂而能照,失时是不照知静存动无,固是好相,然向深处说,犹是妄念耳。
67.
就寝后,有时思潮起伏,难以入睡,惟持念佛号,最为理想,但不知是否能念?(章伯生)
只宜默诵耳。
68.
念佛时的姿势须恭敬,如跪念坐念等,军中应行坐念,但军人念佛被人知之则成奇事,虽不使人知我在念佛,而坐态总与平常不同,会使人奇异,欲保持平常姿愈则难使心境专一,若躺著念,则无此等顾虑,心境较静但又恐不敬,冒慢佛之愆,请问能随时地方便否,以及有哪些时地限制?(章伯生)
净课行住坐卧,皆能行之。寻一广场,或在门外,按时散步默而诵之,有何不可。
69.
近四个月以来,我对念佛忽感兴趣,除了做买卖以外我就专心念佛,现在连书本也懒得去看了,故以为‘多看书不如多念佛’,因此我不想专心读书,而想要专心念佛,这是不是可以?或者要两者并重?(林良柱)
念佛与看书同进最佳,求其行与解相应也。果无暇,信不退,单念佛亦可。
70.
念佛功德无量,如不念出声,而只以心里默念可得同等功德?又今人念佛可以生西,然则佛之所以成佛念谁?如谁也不念那么如何成佛,后人当也可以学习了。(黄大川)
念佛不限出声与默念,佛度众生,法门无量,念佛乃诸法之一法,惟取其易而隐也。居士云‘谁也不念’这名‘无念三昧’,正是佛法,只怕人都做不到。要知念佛念到极处,就是活泼泼地‘谁也不念’。但此‘谁’字当‘一切’解,才有是处。
71.
常常听到念佛人著魔,颇觉生疑,佛何以不加庇他?(陈淑媛)
魔由自心生,此定是念不如法,或是心不能净所致。有此两因,自于佛隔,何能加庇。然能见怪不怪,不去理他,提起正念,一直不退,魔自消灭,不能为害。此后功夫,因是反更进一层,所谓不受魔难,不成佛也。
72.
信佛的人,时怀慈悲心,但没时间静修,观想默念,是否有成就?(衡钰)
行住坐卧默念,净念相继,当能成就。
73.
念佛声音是高声或低声为宜?为何多念愈好?(庄庆贤)
高声治昏沉,低持治散乱,各有妙用。诵时或低或高,临时采用,不必拘泥一法。
74.
我们佛徒,在念佛时往往不能记忆其声数,以致多念或少念,以何种方法来念始能确定?(庄庆贤)
持念珠诵,即记数之法也。
75.
念佛已念到‘心念心听’的程度,可否在念佛时增加观想西方三圣像?(蒋俊义)
果能心念心听矣,是渐专一,又何必再叠床架屋耶?
76.
念佛时是否一定要用佛珠?佛珠之用意何在?(胡正临)
可用可不用,为记数而已。
77.
在专心一意念佛时,杂念无由骤然出现,有无清除杂念方法?(金天铎)
此是功夫时间问题,只按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印于心之法,行之恒久,自有云开月现之时。
78.
念佛时感觉心酸欲哭不知何故?(杨素月)
此心诚之表现,所谓感激流涕也。
79.
平时念佛须一心称念方能感应道交,若临终时神识无主,虽能念佛,但若不能做到专一时,是否有碍往生?(胡正临)
果能平素念佛得力,临终自可作主!倘不能专一,只要不失正念,无碍往生。
80.
平素精神散乱未定,默念佛号,又起妄想难定,为何原因?请示妙法!(翁明标)
念佛须从心起,口出佛声,耳听佛声,如是周而复始,清清楚楚,久自心撮一处矣。
81.
唐朝大诗人白乐天净土颂中有段:‘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此三个‘达’字应如何解释?(静修精舍)
达是通达,达人者,心胸学问,一切开明之谓。
82.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句,请问(1)念佛是否方便?(2)心开是否见性?(钟观靖)
念佛之法曰真实也可,曰方便亦可,经云‘无有定法’。又曰‘此法非实非虚’。专心念佛,是如来胜方便,大乘起信论说也。以念佛为实,故云不假方便,此章之说也。
83.
菩提树第五十期第十页‘弥陀经讲话’下面十三行:同时也是对过分著相念佛的人……’因过分著相四字有以下疑问;怎样才算过分著相?(楼永誉)
念佛有初进浅深之别,有事念理念之分,事念宜于初浅,理念属于进深,事属于相,理合于性,惟事从理起,全事即理,相从性生,全相即性。明乎此,则著相与否,皆是方法,不可固执。
84.
过分著相念佛有什么弊?(楼永誉)
过分者全分也,过分著相,乃全相即性。
85.
学人对极乐依正庄严及弥陀相好光明日夜念念羡慕不忘是否也谓过分著相?(楼永誉)
可云全相全事。
86.
念佛之时,常起悲感,是何境界?(慧祝)
此是至诚所感,悲心流露,虽是好象,但宜用定力抑制,使归轻安为佳。
87.
念佛念到清净大海众菩萨应作何观想?(翟孟秋)
照所念之文,观想可耳。
88.
放下万缘,即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不知在发的时候,应当怎样?(赖栋梁)
放下万缘是心不缘境,喜怒哀乐发时,是心缘境后种种分别所起之情,由放下、起缘、发情,粗说已经三转境界。明乎此,当情发时,速断攀缘,则归寂静矣。
89.
念佛究以高声念抑默念或金刚念好?(许巍文)
此不必拘泥,昏沉时则取高声以振之,散乱则取金刚持以收之,止静,或卧眠,及大小抽解,环境不宜出声时,均可默转以续之。
90.
念佛方法,如追顶念佛,反闻念佛,数十念佛,目的在于达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须选择哪一种为最相宜,最易成就者?(智梁)
此须顺各人根器,近自灵岩大师以来,多取数十念佛一法。
91.
西方极乐是在心中否?(王慧锦)
虽在心中,而西方实有其事;如台中居民,人人心中有柳川,而柳川仍未离开地面。
92.
印光大师生西后他的拜垫上犹留大师影像(见永思集),其理如何?(赖栋梁)
精诚所结,如古木锯开以后,内有佛菩萨像,汶河底石现花纹鸟兽等形俱不可思议。
93.
如何可得念佛三昧,其现相及效用奚似?(李杰超)
只有都摄六根,时时熏习,倘能有恒,自有水到渠成之日现相惟有自知,效用即决定往生耳。
94.
念佛念到三际念断是何境界?(智荣)
是名无念三昧。
95.
禅家行持,若有现相皆是魔境,净家念佛遇有现物,是否亦是魔境?(智荣)
所修与所得必须相应,方是不错,禅家究心,真如无相,若有所见,皆是妄境,故说是魔。净家依经念佛观佛,若有现相,与经相合即是相应,不得谓魔。设与经违,便是邪境。
96.
憨山大师曰:‘一心称名,固是正行。必须以观相,更见稳密’。印光法师云:‘专一持名,不必观相’。此二法,需选择何法?抑亦两法均可乎?(智梁)
心契何法,任取其一。
97.
学佛要略有云: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若此谓,净土是属于禅否?(廖武卿)
此二句乃一反一正之理论,为融会禅净立言,不能单念一句,若疑下句是净属于禅,假单念上句,岂非又是禅属于净耶?
98.
弥陀经中‘一生补处’之句不明?(张廷荣)
处指佛位,补是候补。他界证到佛果,候补佛位,须经多劫。极乐只须一生,即能证得而为候补之佛。
99.
何谓开静,开静之境界如何?(陈锐)
绕佛坐念以后,忽然止声静默,名曰止静;再击引磬开念,名曰开静。
100.
观经说:‘观像时,先观佛白毫八棱向右旋转等……’经再三沉思,始终不解八棱右旋成什么状态?祈示之!(陈锐)
如观丈六身时,两眉中间之毫,可如大拇指粗绳,不作圆形。作一八棱之长绳想,再想此毫向右方盘旋,结作珠形,即俗所谓佛顶珠也。

佛学问答篇
净土(第十二)之五
佛学问答篇
净土(第十二)之四
佛学问答篇
净土(第十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