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佛教会宣言
- Category : 竺摩长老
竺摩 – 于25 周年纪念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银禧纪念特刊1959-1984)
佛教发 源于印度,弘盛于中国,垂二千年,传持不替。今日不特流传于亚洲各国,且已遍播于欧美各邦,几蔚为世界三大宗教之首;盖其教义博大精深,洞明宇宙之真相, 抉隐探微,阐发人生之至理;而导世利俗,潜移默化,尤能辅政治法律之不足,纳社会民众于正规。此其所以能随时潮而拓展,适民性而焕发欤?
佛教之在中国,肇始于东汉,盛大于六朝隋唐,抱残守缺于宋元明清之间,当其兴盛之日,梵宇林立,名僧辈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贩夫走卒,佥能执经问理,莫 不归崇膜拜。而且于学术之发挥也,则于吾国之文化,教育,哲学,艺术,文学,音韵,以及社会之习俗风尚,莫不深沭熏陶,受其影响;且与华夏固有之道德文 明,尤能融洽无间,岿然而成为中国文化之重镇。惜自有清末叶,教制废弛,高行湮没,内?于狮虫之侵蚀,外厄于红羊之摧残,振作末由,日趋陵替。兴言及此, 能无悲叹!时贤八指头陀,鉴于时弊,于挽危亡。昔在京师,乃有中国佛教总会之创设;迭经策进,分会曾遍于南北各省市县。直至抗建期间,逼于时势,始告解 体。今吾人倡设马来亚联合邦之佛教会,亦本斯旨,所以谋本邦佛教之振兴,以期能辅助政教,匡护民德,福利社会耳。
考马来亚之有佛教,及其与人民之关系,历史亦甚悠久。远在西纪四一三年,东晋沙门法显赴印求法。归经爪哇,居留六月,亦曾游化于马来群岛。虽为时甚暂,已 能传播大乘种子,与夫华夏之文明。洎唐如意元年,高僧义净三臧,尝与义朗、义玄、智崇、功德铠、亲依、常愍、运期、彼岸、智岸、义辉、善行、法振、乘悟、 乘如、大律、贞固、慧日、法朗、金刚智等五十馀人,赴印取经,归途亦经马六甲等处传教。其时海禁未开,吾华民族,一向闭关自守,自视甚高,以南洋为南蛮之 族,素无交往;而以政治修明,佛教尤盛,诸高僧为追求真理,期达和平之崇高理想所驱策,乃不惜身命,远涉是邦,启其智慧之窗灵(木旁)。散播菩提之种子, 并透露吾国王道文化之精神。降之宋元,以继踵无人,佛教之在是邦,逐渐趋寥落。民国以来,以交通便利,复有不少大德,南来弘化,致使今日之星马佛教,复现 兴盛之现象。吾人于此,更精诚粹励,踵武前贤,期竟慧业,爰本斯旨,成立本会。
一日 团结教徒以致力佛化,
二日 宣扬教义以利人群。
语云:联络即有感情,团结便是力量。本邦寺院虽多,侨胞奉佛虽众,而向无组织统驭之机构,岂能发抒团结之力量?以言内部,则精神散漫,观念龙(人旁)侗, 五教不妨同源,九流可以合一,神佛离分,泾渭莫辨,未能树立理智之正信,焉得澄清讹乱之怪象,以正社会之视听?以言外界,则义嫌沓至,诟侮频乃。长此以 往,如不图振作自强,则优胜劣败,终难逃乎天演之淘汰!况今国家独立伊始,凡百事业,立谋刷新,以求改进,吾人岂可以袖手旁观,甘落人后耶?是故凡吾教同 志,应本我佛慈悲平等之教义,缘起无我之精神,联络感情,团结力量,以发挥佛教救世之德能,福利社会,导人如善,实为吾人当前之急务也。
近世物质文明进步,人类之物欲亦随之提高,纵我制物,战乱以起,使众生日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无时不感其生命之岌岌可危,此无他故,实坐人类乏正确之文化思 想,无崇高之哲理智信,徇于私欲,竞尚暴力,向外驰求,内乏反省,舍本逐末,踌此大错,酿成人类之悲惨命运,因果相仍,相杀无已;挽救之道,其惟佛法乎! 佛法主慈悲喜舍,恒顺众生,为绝对之博爱;主解黏去缚,化除情执,为至极之自由;主无人我相,等视冤亲,为彻底之平和。欲图世界真正和乐,人民共致幸福, 实觉舍此末由。英国鲍乐登博士常曰: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罗素先生曰:各宗教中,我所赞成者为佛教。中国孙逸仙博士曰:佛学为哲学之母。又曰:佛教为救 世之仁,可补政治法律之不足。荷兰弗朗几博士曰:世界战乱之根,由于人类贪嫉权利思想之过高,逐发为凶狠暴毒之战争。今后苟佛教普及,则世界大同,拭目可 俟。哲人名言,多含至理,吾人可不三思而致其意乎!
本会草创伊始,凡百待举,而其重要宗旨,揭?上之二端。深望国家领袖,华族先进,?其微诚,共垂维护,匡其不逮,不胜馨香以祷!
佛纪二千五百0一年十月下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