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培和尚:常存正念,易化解困境

我们有机会修行,这因缘是多么的殊胜可贵,佛已觉晤,得三明六通,内心圆满清净功德,佛因为尊贵故氏们欢喜称念。佛对于世间因缘的生灭现象,已能悉知悉见,这样一位大善知识,值得亲近学习。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到,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当初,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道。第一个念头就想八涅盘。天人为请佛陀要 度众生,佛陀说:我不能度众生,因我所证吾的真理,和世人所认识的道理都是相反,例如佛说少欲知足,持戒净心。但众生执著不放 ! 所以佛想此种状况,讲也无用。众生所希望的,佛陀都说应远离,众生所行都和佛陀说的相违背,众生无法接受却要勉强井说,不仅不易相信,还有可能会毁谤佛法 ! 此即众生颐倒的见解。其颠倒知见,可分为 4 种,即:以无常为常、以痛苦为乐、以不净为净及以无我为我。以下参考《星云法语》,结合修行,与大家共勉 !

一、以无常为常
无常为世间的真相,无智者,误以为真实存在。牧《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乃真实不虚也 !
夫 妻相爱能多久 ? 所谓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国家治还乱,器界成复毁,世间诸可乐,无事可依怙。意指世间和身体皆由四大 ( 地水火风 ) 所成,有一天都将消失,不管是身体的健康,社会地位的崇高,有一天也会堕落。尤其有生必有死,实在无法让我们永久依靠。认识世间无常,才懂得佛性的价值。 无常并非不好,无常能转消极为积极,借假修真。

二、以痛苦为乐 !
人在世间,历经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觉得有趣。夫妻恩爱,朋友之间谈天说地,说过去谈未来,觉得目前生活很好。我们念佛念到体内的细胞,也随之跳动,念佛如同佛在加持灌顶,净化贪瞠痴烦恼,增长戒定慧善法,我们在念佛、闻法,即是调整观念。
佛说凡夫有 3 种受不能住着,即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念佛不为觉受影响,离相而修。

也有人认为追求荣华富贵,经商营利,或为贪一时的鱼水之欢,男的金屋藏娇,女的红杏出墙,以为这就是最快乐的事,殊不知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 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面对财色,一般人不易放下,如刀口上蜜,贪一时之快,满足自我,不知后果为何 ! 还有人逞一时之快,在骂人、陷害人时,感到快乐无比,殊不知都在为自己埋下痛苦业果种子,这都是以苦为乐的颠倒。造恶无法和佛心接应,更不可能至极乐世 界,因为没有种善根福德因缘,以苦为乐的颠倒,甚至骂人陷害人以为乐。
星云大师说:我们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慈悲。当菩萨要修慈悲,布施善心、快乐给人,时时帮助别人。

三、以不净为净
世 间人的生活饮食,时常为了一时的贪欲,宰杀鸡鸭鱼肉,满足口腹之欲,但从佛法慈悲立场来看,却是侵犯动物性命生存的自由权,然而佛法说身是不净的,因为处 在无常变化之中,无人能改变,此乃众生业力造作所招感。但对于想满足心中欲念,贪求无厌的人,却视它为修肴美味。贪欲是杂染、不清净的,而凡夫却不能迷途 知返,还持续执著不舍。瞠恚也是烦恼不净的,但是生起气来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面目狰狞,丑恶难看。愚痴的人自生障碍,昏昧的愚痴样,让人看了就不想亲 近。故说以不净的贪嗔痴为清净,就是一种颠倒。

世间众生昏昧愚痴,不容易让人亲近,又以贪嗔痴为颠倒,若以修道人的角度,即视之为不净。念佛的人,可试着从观佛的相好庄严,转变气质,并以欢喜心及微笑的服务态度,改善人缘,丰富人生。诚如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所云:

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
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当观此身体,臭秽难具论,
内外及中间,无一清净物。
己身既如此,他身亦复然,
深生厌恶心,慎勿生贪着。
当观极乐国,纯是莲华生,
不假父母胎,寿命原无量。
一念念佛时,莲华即化生,
若能无间断,决定生安养。

四、以无我为我
以 佛法而言,生老病死的假我在生活,时常活在妄想里,禅门有句话头说拖着死尸是谁 ? 目的即要行者,依此话头的提问,随时警惕自我,谁是我 ? 我是谁 ? 我们看小时候的自己是我吗 ? 随着年龄增长,每一个阶段都在变化,究竟那个才是自己呢; ? 佛法说无我,但我们却每天为这不净的假我贪婪、执著。过分的为身体漱洗、装扮和滋养,而不知要寻找拖着死尸的人之本来面目。如此以假我为实,妄认为真我的 行为,就是一种颠倒。

我们精进念佛,若能以无我的力量转化,将修行视为理所当然,即能体会无我的真义。阿弥陀佛以大慈悲愿行,摄受众 生,其目的就是要令众生得度,远离颠倒。凡夫应如何消除颠倒呢 ? 即依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此方法对治众生的以不净以为净,以痛苦以为乐、以无常以为常、以无我以为我的颠倒妄见。若能如是信 解实践,这样念佛即能愈念愈和佛的清净心相应,最后得到首楞严定;,大家对自己要有信《观佛二昧经》有则故事:久远劫前,当时住世的佛,名为释迦牟尼,于 世间弘扬佛法,教化百姓。佛八灭后,有位王子名为金幢,性格傲慢自大,不信佛法。

有一天,定自在比丘向王子说:佛塔中有供奉佛像,由众 多珠宝装饰雕刻而成,王子可前往瞻仰。听完比丘话后,王子即前往佛塔瞻仰佛像。王子见到佛像面如满月’目如青莲,相好庄严,即向定自在比丘说:佛像尚能如 此圆满相好,更何况是佛陀的真身呢 ? 定自在比丘回答:王子今日见到佛像若无法礼拜,也应当合掌称念‘南无佛’。于是,王子听从建议,合掌称念南无佛。

王子返回王宫,仍系念佛像的相好庄严,十分欢喜,便舍离邪见,皈依三宝。

由 于王子在塔中称念南无佛的善根功德,命终后得以值遇 900 万亿那由他佛,并在诸佛教化下,常勤精进,证得甚深念佛三昧,亦因三昧力故,诸佛现前为其授记,从此以后,百万阿僧祗劫不堕恶道,最终证得甚深首楞严定, 即是财守菩萨。也就是金幢王子,他因为有因缘念佛,又具深厚善根,听到比丘劝说从善如流,因而皈依三宝,精进修行得大果报。

各位能有大善根念佛,是因缘殊胜,亦为难遭难遇也 ! 我们应深信佛陀所言,无有怀疑。等佛七结束返家后,便可发心至道场服务,心中不忘随时念佛,必然时时有正念,即容易化解生活所遇到的问题。

编辑:宋慧燕 发布时间:2009-04-09 来源: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