玅境老和尚簡介 上玅下境長老(1930年正月-2003年4月17日),黑龍江省龍江縣人。又稱玅境法師、玅境老和尚。一本樸直風格,解行並重,實事求是,為弘揚大乘佛法並重視止觀修行之法師。 法師十八歲出家,少年時即發宏願:「願精通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愧!」。沉潛修習五十餘年,其後講經弘法無數,以無礙辯,引經據典,廣宏如來正法,暢演大乘妙義,聞法者皆如沐春風、法喜充滿。法師深切感慨中國大乘佛法衰微,於1996年創辦美國法雲寺佛學院,提倡修四念處以趣求聖道,弘揚大乘佛法與大乘止觀。其弘法內容已漸漸被整理為筆錄與數位錄音檔製作為法寶出版,其中已整理發行的有《妙法蓮華經》、《瑜伽師地論》、《摩訶般若波羅密經》、《金剛經》、《維摩詰所說經》、《菩薩戒本經》等。
道源法師簡介 道源法師(一九00~一九八八)從民國四十一年,因和白聖法師有特殊情誼,在歷年中國佛教會的三壇大戒戒會中,是除白聖法師之外,擔任三師和尚最多之人,總計八次得戒,二次羯磨,五次教授,一次尊證;傳在家戒有十五次得戒,二次羯磨,一次教授。如此當代台灣佛教史上重量級人物,學人毛凌雲居士更尊奉為是繼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之後,為淨宗第十四祖。 “由於道老講經時口齒清晰,辯才無礙,引喻說譬,生動精彩,常使聽眾笑不可仰,或淚流滿面。然道老高居法座之上,卻如如不動,照講不誤,絕不因為聽眾之哭笑有所改變,其定力之深,由此可見一斑。同時他講經時,不管場所大小,一定是座無虛席;有時坐在地上的聽眾,比坐在椅子上的聽眾還要多。因此,我覺得:道老實不愧是目前中國佛教界長老中「說法第一」的長老!” —摘自真華長老“當代「說法第一」的道源長老”
元音老人簡介 阿闍梨年青時隨天臺宗大德興慈老法師習台教,繼又隨范古農老居士學習唯識,複隨華嚴座主應慈老和尚學華嚴,習法界觀,最後依心密二祖王驤陸阿闍梨修心中心法,並於1958年接任心中心三祖位。 後數十年,融通淨密,隨機施教,默默耕耘,毀譽不動。以九旬高齡,尚奔波弘法,東至黑吉遼,西到雲貴川,南始湘粵閩,北迄陝甘青,足跡遍及國內。海外於1997年秋遠赴美國,東部至紐約,南到德州,西往洛山磯、矽谷灣區、三藩市等地開示灌頂隨機教化
來果禪師簡介 湖北黃岡人,俗姓劉。號淨如,法名妙樹。幼即不食葷肉,聰慧善默書。七歲,聞鄰僧誦讀心經至「無智亦無得」句,豁然省悟,有出家之念。年十八,割肝療父疾。十九歲奉父母之命結婚,與女同房三日而無染,乃各歸佛堂念佛。光緒三十一年(1905)至普陀山朝拜,遇五位苦行僧,遂私自出家,擬行頭陀苦行,十三天未進飲食。旋赴寶華山受戒,以不勝寺僧折磨而潛逃下山。多日未食,與野犬同臥,備嚐人情冷暖諸苦,欲投江自盡,為京口彌陀寺僧所救。不久,至金山。以不嫻規矩,曾一日挨香板四百餘次,遂發心出外托鉢乞化。擬直抵中印度禮拜佛陀之聖蹟,其後行至五臺山,朝禮文殊塔,因遇來中國進香之喇嘛,聞知途中障礙甚多,不可妄行,乃改變心意。 光緒三十三年,師直抵金山,以悟為期,不悟誓不出禪堂,單參「念佛者是誰」之話頭。至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晚,於第六支香後,聞開靜聲響,猛然省悟。後往高旻寺,一任班首之後,遁居終南山湘子洞。民國四年(1915)始返寺,該寺長老月祖令住持明志擇期傳法於師。長老臨終之際,執其手,堅命其發願曰:「願畢生為高旻盡職。」從此,師矢志恢復高旻舊制。欲修建寶塔、大殿、禪堂、延壽堂、如意寮等五大工程。曾派人往南洋募化,請得玉佛七十八尊、銅佛一尊。然受阻於中日之戰,僅完成寶塔基層。以素志未遂,不去鬢髮,用誌煢誠之思。每謂高旻乃專主禪宗,所有住眾,只許坐香,其他閉關、般舟行、念佛七、持午、講經、學社、學戒堂、大小經懺佛事,及燄口等悉行禁止。並整治叢林規矩,制定「高旻寺規約」,聲明任何人皆不可擅自更動。故有云:「天下叢林不止單,守禪制者,獨有高旻寺耳。」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示寂於上海,歸葬寺中,世壽七十三,僧臘四十九。有來果禪師語錄一冊傳世。
暢懷法師簡介 釋暢懷法師一九二九年生於河南省武安縣。年十五,隨性崇和尚出家。旋參慈舟律師、圓瑛法師、倓虛法師學佛。諸大德之為法忘軀、言行合一,遂啟暢公智慧之門。 數十年來,暢公持戒精嚴,自奉儉約;好學不倦,深入經藏;慈悲喜捨而平易近人;故深受信眾之擁戴。 暢公以弘願彌深,行菩薩道,為普度缌萌,輒僕僕于中、港、美、加各地敷演正法。每作無畏布施,辦放生法會,撫慰病人。或遇緣謝娑婆者,念佛助其生西。又常法施于難民營、監獄,隨緣度生,不退而恆。 自暢公之長中華佛教圖書館也,印贈佛籍數百萬冊,為初機之士燃無盡法燈,識者咸以大士目之。
如本法師簡介 如本法師,一九五五年七月二日生,出生地是高雄縣內門鄉東埔村龍潭,俗名張正坤。法師為鄉村農家子弟,家境雖然貧困,但法師幼年善根深厚,時常親近三寶。 早年追隨桃園宏善寺住持?皓法師學法,因緣成熟後於一九八○年農曆四月八日剃度出家,同年年底於高雄龍潭泉寺受三壇大戒。後入台中南普陀佛學院,於學院期間,親近廣化法師學習佛典、鑽研佛經多年,畢業後,經常於寶島南北弘化,辦水月道場,做幻化佛事。 法師畢生向道,研習三藏教典,以修學中觀為宗,稟持著「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理念宣揚正法。法師弘法十五年來,法音遍佈全省十六縣市,不論是文化中心、國父紀念館、縣府大禮堂、甚至監獄弘法,皆是座無虛席,更加上在全省百餘台有線電視及中華電視台「法雨均霑」節目主講「法王之聲」,嬴得教界內外的廣泛讚譽及重視,正法宣揚,功不可沒。 法師著作等身,計有:《歸依三寶》、《心地法門》、《出家功德與利益》、《臨終遺囑》、《業力不可思議》、《淨土法門》、《萬德莊嚴菩薩道》、《影塵回憶》、《佛學問答》(一至五輯)、《性空世界》、《智慧之門》、《一華一葉一世界》、《頓悟法門》、《頓悟一剎那》、《超塵法語》、《超越心靈之法寶》等二十本著作。 在有聲方面,目前弘法錄影帶已超過一千二百餘輯,是台灣佛教界不可多得的年輕弘法健將。
文珠法師簡介 文珠法師,生於公元1930年,俗姓詹,原藉廣東湛江市,三歲出家,禮福壽山玉佛寺德周師傅為師。1946年受具足戒後,隨佛教耆德海仁老法師前往香港學習經教,先後畢業於香港正心佛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葛亮洪師範學院,及日本東京佛教大正大學研究院。 回港後,即展開弘法及文化教育工作。先創辦菩提講堂,定期每月於香港政府大會堂公開佈教,專題演講佛學,後接管大華學校,自任校長;同時組織香港佛教青年會,及粛應香港政府推展義務教育,開辦政府津貼學校,自任監督兼校長。并於公餘課後,撰寫佛學文章,刊登於當時各大報章與佛教雜誌,曾編印佛學經書數十種,達二百多萬字贈送結緣。 法師於弘法事業中,尤其覑重弘傳《楞嚴經》,先後講解此經多次,更於1999 年至2004年,在圓覺寺連續舉辦兩屆「楞嚴經專科班」,培訓後學。又於2004與2005年,應香港志蓮淨苑「楞嚴經專科班」之請,主講《楞嚴經》。法師利用此機缚,修正八十年代所寫的《楞嚴經講記》,改名《楞嚴經講解》,編入「覺海點滴」文集第一集,分上中下三冊,精裝印二千套送給聽眾。第二集「諸經講義」,與《法華經¼釋》亦已出版,贈送結緣;第三集「佛學講座」與第四集「慈雲法雨」,現正在排印校對中。 法師今已年屆高齡,還親自處理缚務,對弘法及寫作,仍然精進不懈,其為教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
地皎法師簡介 地皎法師,俗名林慧明,十八歲出家,毅然辭親割愛,踏上出家修行之路,現為台灣祥德寺地藏道場主持。地皎法師是台灣少數專研地藏法門的法師之一,自師主持祥德寺後,當地地藏法門大盛,其中更有不少信眾獲得不可思議感應。 相關著作有《我與地藏菩薩之因緣》及《地藏菩薩救了我系列》系列等,均有警世本鐸、閱者無不動容之作。
妙蓮老和尚簡介 上妙下蓮老和尚,1922年生於安徽巢縣,宿具善根、器宇非凡。九歲即童真入道,二十歲時受具足戒於南京寶華山,而後參學於蘇州靈巖山寺,以淨宗為依歸。1949 年,二十八歲時因弘化而至香港,慨人生之無常,生命之苦難,先後於大嶼山及青山閉關歲二十年之久;除閱藏念佛,並虔修般舟三昧十次;每次九十晝夜中不坐、不臥、不睡、日中一食,誓證念佛三昧。此出類拔萃之難行苦行,倍受讚仰;感眾信弟子依止修行,並擁護建設道場。 1979年為籌印大智度論而來臺,見寶島民情樸實、學佛青年優秀,惜缺乏健全之叢林大道場以培養僧才。為紹隆佛種、續法慧命,積極度人為僧,令三寶久住。 1981年來臺定居後,在善信的護持下,於1984年購得埔里現址;並秉承蘇州靈巖祖庭印光祖師念佛持戒、持戒念佛之宗風,創建臺灣靈巖山寺。 多年來,老和尚致力於弘揚念佛法門,逢緣即勸人念佛,遇根機適合者,即鼓勵出家;悲心普度,法化於中外。更立願度二百萬僧眾,導全民同修淨業,化世界為佛國;行願廣大、不捨眾生。實乃靈巖慈航之掌舵者,接引眾生離苦得樂之大導師。良師難遇,慈航更難逢,我們必要搭上靈巖大慈航,同願往西方。
圓瑛法師簡介 圓瑛(1878—1953) 法號宏悟,別號韜光,又號一吼堂主人。是福建古田縣人。幼讀詩書,聰穎過人。18歲在福州湧泉寺出家,從妙蓮法師受具足戒。先後從當時禪宗名師冶開、寄禪修習禪定,又從通智、諦閒、祖印、慧明、道階法師聽經研教,廣獵大小乘諸經論,對《楞嚴經》造詣尤深。 圓瑛法師先後任福州雪峰祟聖禪寺、寧波七塔寺、天童寺、福州湧泉寺、林陽寺住持,擴建寺廟,訂立規章。並先後在寧波、上海、杭州、揚州、南京、北京、天津、廈門、福州、潮州、長沙、武漢、台灣、香港及東南亞各國講經弘法,並創辦佛教講習所、圓明講堂、楞嚴專宗學院等,培育僧伽人才。1914年,圓瑛法師當選為中華佛教總會參議長。1928年,被選為中國佛教會會長,並連任七屆,成為中國佛教界的領袖人物。 1934年,在上海創辦圓明講堂後,就常住講堂講經說法,著書立說。1942年在圓明講堂舉辦了圓明楞嚴專宗學院、上海圓明佛學院、圓明法施會,刊印圓瑛法師所著《楞嚴經講義》等20餘種經書,並設蓮池念佛會,培植僧才,使圓明講堂盛極一時。 在佛學思想上,圓瑛法師以《楞嚴經》為核心,溝通天台、賢首、禪宗、淨土四宗,博大精深,熔各宗於一爐,會禪淨於一體,破除門戶之見,消滅宗派爭端。